[大美秦岭网]

搜索

护秦岭碧绿 让西安山青水净城更美

2016-3-21 04:24| 发布者: dmqlw| 查看: 488| 评论: 0|原作者: 赵辉 刘兴让|来自: 西安晚报

摘要: 志愿者在子午峪口捡拾垃圾 记者赵辉 通讯员刘兴让 摄  “这几年政府保护力度加大,秦岭变化非常明显,保护大秦岭、珍爱大秦岭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200多名登山爱好者来到了子午峪内捡拾 ...


志愿者在子午峪口捡拾垃圾 记者赵辉 通讯员刘兴让 摄

  “这几年政府保护力度加大,秦岭变化非常明显,保护大秦岭、珍爱大秦岭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200多名登山爱好者来到了子午峪内捡拾垃圾。网友虎牛对记者说,秦岭是西安人的后花园,政府和市民只要携手努力,秦岭生态环境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秦岭之大,磅礴千里,澎湃天涯,以其绵延三千里的气势成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之美,终南毓秀,群山悠然,以其纵观五千年历史的优雅姿态沉醉古今人心。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就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把秦岭北麓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生态区,西安城市发展的新名片”,让西安的后花园“山青、水净、坡更绿”,让秦岭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央公园。三年多,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爱护大秦岭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年有模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

  用法律保护西安“后花园”

  千百年来,秦岭以自然景观秀美,生态资源丰富,人文遗存众多享誉海内外,与阿尔卑斯山、落基山齐名。“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林表明霁色”,“入翠贮岩烟”,古代文人笔下这些诗句,正是秦岭北麓秀美景色的写照。

  近年来,秦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安全瓶颈。在利益驱使下,个别区域乱建别墅、开山采石、丢弃垃圾、水源污染等人为破坏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安人对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关切日深。

  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明确了对秦岭环境的保护与开发。西安在秦岭保护中也迈出积极步伐,成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保一山碧绿,护八水长流”的发展目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

  为切实做好秦岭保护, 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并与西安法学会联合举办学术沙龙,邀请来自西安环保法学、行政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农业发展、文物保护、宗理论研究、地方立法、环保行政执法、司法等方面的多位专家学者共话秦岭保护,并就条例(草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经过了20余次、四上四下大的修改后,一部结合秦岭西安段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秦岭北麓西安段的保护从此进入“法治”时代。2013年10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科学利用、限制开发、恢复治理、生态补偿的总原则。

  对于这部法律的出台,市民王宇先生表示, 这是一座古城为了一座大山,立的一部关乎福祉的法律,给美丽秦岭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秦岭人人有责,人人都应为此作出贡献。

  此后,西安以生态保护为核心,落实了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和植被保护各项措施,做好水资源、植被、生物多样性和人文重点资源的保护。全面提升秦岭北麓生态和旅游环境,重点实施绿道系统、服务驿站、河岸治理、农业示范园区、数字秦岭等项目,启动周至老县城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

  同时,不断完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对照《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对已有的总体规划进行完善,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交通设施等专项规划,制定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以违法建筑处置工作为契机,建章立制,加强区域联动与综合执法,完善问责机制,依托“数字秦岭”平台,逐步建立秦岭执法动态监察系统,推进依法保护。

  2014年底,市秦岭办启动《条例》实施细则制定工作,并于2015年4月30日完成了《西安市实施〈条例〉办法》草案的起草工作,由市法制办依程序审核。启动秦岭生态保护区浅山区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林业、水务部门启动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十三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初稿,并制定保护区四至界限、划定生态红线、明确重点片区的界定。

  斩断伸向秦岭的“黑手”

  秦岭的美就像一幅画,但总有那么一些存有私心的人想方设法往这幅画上“乱画”,乱搭乱建、乱排乱放、乱采滥挖、乱砍滥伐现象不时出现,各类影响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屡禁不止。

  2014年3月,中省媒体相继报道了秦岭北麓存在违法建筑问题,省、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摸清底数,分类建档,明确时限,加大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力度。在全社会有力的生态保护舆论氛围支持下,我市对秦岭北麓西安段违法建筑展开了全面排查,并开展了严厉的拆除和整治工作。

  经过排查,秦岭北麓共202栋违法建筑,我市相关部门和区县对这些违建,逐栋倒排时间,制订方案,限期整改,建立违法建筑处置台账,处置一栋,核查一栋,销号一栋。西安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实地督查核实,实行销号式管理。2014年11月13日,依法依规完成了对202栋中的145栋拆除,对57栋进行整改、没收工作,并对拆除区域进行了有效的生态恢复,累计生态修复145.06亩,其中长安区124亩,户县8.96亩,周至12.1亩。

  2015年,相关部门跟踪了解违法建筑拆除后的植被恢复工作,并要求对植被恢复不好的地点进行整改;同时梳理202栋之外的违建问题,督促相关区县按照时间处置;逐一对2014年备案的项目和在违建整治中没收的54栋进行复查,全面督办责任主体查处,加大对违法行为和案件的办理力度。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了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和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有效遏制了该区域乱采滥挖行为。截至2015年6月底,违法勘查开采全部取缔;2015年底,全市采矿权减少到30个以下,探矿权减少到15个以下;关闭采石场26家。遭到破坏山体,正在逐步恢复原貌。

  从环山公路沣峪口算起,到城区的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左右,农家乐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好选择。但有些人为了招揽生意,在自家门口私设广告牌、路标,悬挂灯笼,这种景观与原本绿意葱葱的环山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按照“一根绿线穿到底”工作思路,三年多来,我市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行为的综合整治常抓不懈,铁腕治乱初见成效,秦岭浅山环境容貌秩序治理已进入常态化。坚持利用春季、“五一”、国庆节前后,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清理广告牌1240处、立柱广告7个、红灯笼近3000个、门头牌匾120余块;清理乱搭乱建67处;实现了对沿山、沿河、沿路农家乐的周期性整顿。

  秦岭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退休后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平时骑个自行车到环山公路附近转转,这几年政府在秦岭北麓和环山路投入了很多公共服务设施,给进山游玩的市民带来了极大方便,特别是自行车专用道,让骑行者体会到了无穷乐趣。”南郊铁路局家属院居住的杜先生退休好几年了,提起环山公路的服务设施建设,他感触很深。

  近几年来,我市在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加大《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传力度,有步骤实施林业、水务、农业、旅游等专项规划。按照秦岭生态保护建设“一年有模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把《浅山区2013年九项工程实施计划》和《2014年—2016年秦岭生态保护区项目实施计划》的落实放在重要位置,确保55个抢救保护类、21个优化提升类、32个公共服务类项目按期实施。

  “现在从沣峪口到太乙宫这段路,晚上都有太阳能路灯,可不像以前黑灯瞎火的,让人走起来发怵。”在环山路一农业生态园工作的小王夫妇,有时候下班很晚,说起这段环山路,他最高兴的就是路灯亮了,让他们小夫妻夜晚回家的路不再走黑路。

  据了解,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废弃矿点植被恢复、沿山路照明、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峪口片区综合提升及界碑标识系统等生态工程推进顺利。长安、户县新环山路拓宽改造工程全段已基本完成,蓝田、周至段正在实施当中;长安44公里绿化景观示范段、户县11公里绿道示范段重点工程已于2014年全部完成,沿山166公里绿化、美化工程正在实施过程当中;完成了长安区青华山植被恢复;沣峪口转盘西至太乙宫21公里、动物园节点、沣峪口转盘向南两公里太阳能路灯建成点亮,改变了沿山路长期“一路黑”的状况。

  每到春秋季节,当蔬菜瓜果上市的时候,许多沿山农民都带着自家产的瓜果梨桃到路边摆摊设点,希望能有个好销路,卖个好价钱。这样一来,环山路附近占道经营的人就多了起来,也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通过三年多的建设改造,目前环山路上的11个生态节点广场、4个农贸市场和27个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博物馆也已对外开放,极大改善了区域生态展示教育、农副产品交易和道路交通等问题。

  一些重要节点、重点峪口、子午大道及环山路东西出入口等一批界碑标识和生态保护区标识也建设完成。沣峪口片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现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长安至户县段新沿山路拓宽工程、老沿山路连接和改造工程也都在有序推进。汤峪、沣峪、祥峪、太平峪、耿峪提升改造工程正在全面实施。

  秦岭北麓的其他生态建设、基础配套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数字秦岭建设已基本完成北斗示范项目基础平台搭建,实施了户县太平片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了数字秦岭项目初步设计。沿山峪口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正在推进,已设置各类垃圾箱共700多个。骊山、洪庆山及沿山区域坚持实施大绿三期、经济林建设工程,直观坡面绿化累计4.9万亩,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

  每到周末假日,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来到秦岭北麓,爬山、骑行、避暑、转农家院,吃农家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秦岭北麓正在成为生态保护的示范区,向着5A级景区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

  “只有保护好秦岭,才能更好地利用秦岭的资源。”市秦岭办主任孙琦峰说,西安市推进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局外人,人人都应为此尽一份力。

  “每年的春季植树活动我都要带着孩子参加,虽然孩子干不了什么,但也要让他从小感受这样一种氛围,爱护树木,爱护秦岭,爱护大自然。”市民李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提起植树节的活动,她说现在全社会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从机关单位到企事业,从社区到中小学校,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市民,很多人都愿意为我们的美丽西安植上一片绿。

  从2012年开始,我市每年都组织开展“感恩秦岭—我为秦岭植棵树”志愿者活动,以唤醒全体市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加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和提升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面貌。

  2013年,市秦岭办组织了“第三届秦岭高峰论坛”,举办了“呵护与守望—大美秦岭”当代名家国画展、百年经典摄影展、城市定向赛及其他系列文化活动展示秦岭、推介秦岭,进而引导人们关注秦岭、读懂秦岭、热爱秦岭。

  2015年,市秦岭办联合媒体推出“守望大秦岭—问道终南山”大型活动,通过拜访专家教授和宗教界、文化界人士,组织专家研究讨论,参与中国工程院2015年度秦巴山区绿色循环经济战略研究课题,每周深入峪口调研等形式,就秦岭保护问计于群众、问计于社会、问计于名家。确立了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宁愿发展慢一点,也不能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工作思路和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理念。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秦岭生态保护科学和法律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培养广大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力争把对秦岭的热爱转变为保护秦岭的实际行动,使感恩秦岭、保护秦岭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行动。推动全社会把对秦岭的热爱转变为保护秦岭的实际行动,使感恩秦岭、保护秦岭成为全体西安市民的自觉行为。开展依法保护秦岭,共建美丽西安宣传周、“我爱西安拥抱绿色梦想”植树、环山路山地自行车赛,“赏春景、捡垃圾、关爱大秦岭”、“大美秦岭环保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每次到峪口里来,我都要捡拾一袋子垃圾带回去,要以亲身行动,影响身边的人,爱护秦岭从我做起。”市民穆先生认为,保护秦岭,不仅要保护秦岭的一村一落、一草一木,更要唤起大家的常态性意识,如今这种保护意识正在慢慢形成,他相信秦岭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秦岭是一首歌,唱着几千年人类历史的记忆;秦岭是一个梦,凝结着多少人心灵的归宿,秦岭是西安的,是陕西的。这座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呼唤着我们继续对它的呵护与珍惜。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护秦岭一山碧绿,守西安一城美丽,正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赵辉 刘兴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