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岭网]

搜索

棕色大熊猫“七仔”在秦岭安然过冬

2017-1-23 10:03| 发布者: dmqlw| 查看: 1029| 评论: 0|原作者: 姜辰蓉 吴燕峰|来自: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

摘要: 雪拥秦岭,佛坪冬早。1月23日早上七点,在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里,工作人员蒲志勇已投入工作。一年四季,他们都是这样早早起床工作,因为照顾的是一位特殊的“小帅哥”——棕色大熊猫七仔。 七仔7岁了,圆 ...
       雪拥秦岭,佛坪冬早。1月23日早上七点,在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里,工作人员蒲志勇已投入工作。一年四季,他们都是这样早早起床工作,因为照顾的是一位特殊的“小帅哥”——棕色大熊猫七仔。

       七仔7岁了,圆头圆脑,毛色棕白相间,是一只雄性大熊猫,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能看到的棕色大熊猫活体。2009年11月1日,七仔在陕西佛坪三官庙一带被发现,当时它只有两个月大小,是世界上有准确科学记载的第五只棕色大熊猫,也是在佛坪境内发现的第四只棕色大熊猫。

       发现地三官庙位于秦岭深处,属于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是秦岭野生大熊猫的家园。与国内其他山系的大熊猫种群相比,秦岭大熊猫是一个更古老和原始的新亚种种群。据专家介绍,与四川熊猫相比,秦岭熊猫的外形更像“熊”。

       科学家给这只棕色大熊猫取名“七仔”,灵感来源于电影《长江七号》里的外星宠物。2014年12月28日,七仔离开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成为入住佛坪基地的第七只大熊猫。


       “七仔有时起得比我们还早,六点多就在园子里溜达,我们不能饿着它。”蒲志勇说,七仔吃完竹子才喝奶粉,常把盛奶粉的小盆舔得干干净净,扣在头上玩或当凳子坐,十足一个小萌娃。

       每天清晨,工作人员要帮七仔打扫圈舍,摆放竹子、冲奶粉等,还要用麸皮、鸡蛋、竹叶等给七仔做熊猫窝头,并适时饲喂苹果、胡萝卜等大熊猫最喜欢吃的果蔬,帮助增加营养。配合专家为七仔定期体检,对它的日常起居、活动路线、粪便、体重情况等也要详细观察、认真记录。

       大熊猫怕热不怕冷。夏天天热,七仔常在树下躲阴凉、睡午觉,冬天却十分好动,四处游逛、攀岩爬树,蜷起身体翻跟头更是拿手好戏,有时能在草地、斜坡上连翻十几个跟头。体能消耗大,蒲志勇和其他工作人员就每天饲喂四次竹子。冬天空气干燥、山风大,采来的竹子一会儿就干枯了,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换新鲜的给七仔吃。河道里水少、水位低了,他们就下河疏通,把河水重新引到园子里来,让七仔能喝上山泉水。

       蒲志勇说,有时也会把苹果、胡萝卜吊高或丢在草丛里,让七仔站起来够着吃、到处找着吃。这样是为了帮助七仔增强后肢力量、四肢协调和辨别气味的能力,激发本能和野性。七仔“本事”大长,常“噌噌噌”几下就爬上大树,在上面荡秋千、摇树枝、看风景,对藏在草丛里的美食也一找一个准。


       入冬以来,佛坪基地因海拔较高,经常下雪。工作人员说,每逢下雪,七仔就会兴奋地满园子跑,一会儿坐地玩雪,一会儿上山观景,一会儿躺在雪地里吃胡萝卜,成了一只“雪花熊”,有时还坐在水池里戏水,萌翻众人。

       “七仔太珍贵、太可爱了,我们要好好照顾它。”蒲志勇说。现在,七仔每天要吃40多公斤竹子,状态持续稳定良好,嗅觉、体能、本能、野性也有所增加,在佛坪基地快乐生活,迎接春天。

       在当地,保护大熊猫和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政府和群众的共识,持续实施封山育林、禁捕禁猎等措施,原始森林生态保护完好,为大熊猫等野生珍稀动植物营造了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据自然保护工作者和科研专家平时观测和所掌握的情况,在佛坪保护区活动的大熊猫大约在130只左右,种群数量持续稳定。(来源: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