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岭网]

搜索

陕西在秦岭生态治理中具体采取了有哪些措施?

2016-6-13 09:36| 发布者: dmqlw| 查看: 634|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

摘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驾车行驶在西安市环山路上,远山如黛,近水如烟。在蓝田县境内秦岭深处,一条幽深静谧的山谷忽然而至,这条名叫辋川的山谷便是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美景。 被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驾车行驶在西安市环山路上,远山如黛,近水如烟。在蓝田县境内秦岭深处,一条幽深静谧的山谷忽然而至,这条名叫辋川的山谷便是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美景。

       被赋予华美诗词的秦岭美景数不胜数。秦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绵延三千里的气势,成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这座源远流长的文化名山,依托长安毓秀,成为中华地理的标识。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上,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按照“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秦岭生态区范围内乱占乱建、乱采滥挖、乱排乱放、乱砍乱伐时有发生。面对问题,陕西省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全民总动员,花大力气强化秦岭生态保护工作。

       陕西在秦岭生态治理中具体采取了有哪些措施?“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如何实现?


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杜旭涛摄

       山——

       整治掠夺式开采 不再新立矿业权

       作为陕西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秦岭地区采石、采矿企业数量众多。截至2015年11月,秦岭地区共有采石企业1194个,采矿企业946个。

       然而,在秦岭北麓,众多隐藏在深山里的小型采石场违规开采,掠夺式的资源开发让秦岭“遍体鳞伤”:山体满目疮痍,植被锐减;有的山体甚至被削掉一半,形似峭壁、触目惊心。

       “秦岭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西安城市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供给区。从生态保护角度来说,整治矿区采取多么严格的措施都是必要的。”西安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处处长郑世骅告诉我们。

       2015年以前,陕西虽然在秦岭地区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多次进行矿山整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矿山数量偏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工艺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根据秦岭生态保护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在矿产资源利用方面的新举措,秦岭亟需制定更加严格的北麓矿产资源限制开采、逐步关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2015年4月,西安市政府制定公布《西安市秦岭北麓矿山专项整治方案》,揭开了秦岭北麓矿山整治序幕。方案整治范围从采石矿山扩大到包括金属类矿山在内的所有矿山,要求到2020年将全市现有61个矿权压缩到17个以下,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采,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何谓“绿色矿山”?

       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周至县厚畛子镇,是一家保留下来的金矿生产企业。近日,我们在此采访时发现,矿区周边树木郁郁葱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成效明显。

       “企业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对边坡、台阶进行覆土、绿化,恢复植被,植被破坏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甚至可以提升景观。”郑世骅告诉我们,实施绿色和谐矿山建设,就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负责,当地乡镇、村民委员会配合,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推进矿业经济绿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10家露天采石场相继关闭了,植被恢复工作已经开始,石场周边的环境也在好转。”在西安市临潼区杨家村的一处废弃采石场旧址,附近村民告诉我们。经观察发现,山体下还能见到裸露的石块,但周边水流清澈,一些裸露的地方开始被杂草覆盖。这是秦岭矿山整治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西安将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退出机制,2018年底前探矿权全部退出,矿权减少68%。

       日前,本网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为确保秦岭生态环境,从2016年起,秦岭北麓原则上不再新立矿业权;秦岭其他地区,除整装勘查区和“优、急、稀、特”矿种外,不再新批探矿权;除国家、省政府批准(核准)的大中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以及省政府已批准的资源整合和已划定矿区范围的项目外,不再新批采矿权;除经批准的资源整合和资源配置项目外,原则上暂停审批已设矿业权扩大勘查开采范围及扩大矿山生产规模。


汉江安康市石泉段。张伟摄

       水——

       做大“水”文章 秦岭之水润泽京津

       六月的秦岭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汩汩泉水从山涧流下汇溪成河,无数的小河汇聚成汉江、嘉陵江、渭河等大型河流,最终注入黄河、长江。

       安康紫阳,幽静的汉江穿城而过,从远处眺望这座汉水萦绕的小城如诗如画。

       在汉江岸边,当地干部吴小刚向我们介绍紫阳为保护这方秦岭碧水所做的努力。吴小刚,紫阳县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这位精力充沛的安康汉子承担着保护紫阳这方碧水清澈的重任。

       “保护这方碧水需要我们守土有责,用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呵护这片绿水青山。”吴小刚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尽责做好自己的事情,守好自己所保护的区域,那么安康所有的河流都会很清澈。”

       河长制,印证了吴小刚所说的“守土有责”。白河县是汉江出陕入鄂的关键一站,境内有大小河沟700余条,经白石河、冷水河、麻虎沟汇入汉江。为保证汉江清澈出陕,白河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对全县河(沟)流水质状况负总责;河长由各镇镇长担任,对辖区内水质负责;巡河长由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本村(社区)河段日常巡查和垃圾清扫保洁工作,对乱排、乱倒等污染水环境行为进行劝阻。

       安康市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姚青臻告诉我们,为建立“护水有责”的长效机制,安康市明确了市县政府是辖区汉江及其直流水质保护的责任主体,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在各县区推行“河长制”,实行网格化管理,保证河水清澈。

       在秦岭东南侧的商洛市商州区,发源于秦岭深处的小黄川河只是秦岭这座大水源中诞生的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河流。像这样的小河流在秦岭有成千上万条,它们虽然细小,却是汉江、嘉陵江、渭河、丹江等大江大河的“毛细血管”。

       这条小黄川河如今是商州区腰市镇的景观河。昔日的臭水沟,通过整治变成了地区休闲观光、发展旅游的“招财河”。

       安康、商洛保护河流、护水的例子只是秦岭保护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保护秦岭的水显得尤为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烙着深深的秦岭痕迹。据姚青臻介绍,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处于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说是“调秦岭水,解京津渴”。

       秦岭是名副其实的储水库。正如吴小刚所说的那样——“保护秦岭的水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假如秦岭被污染了,对陕西而言,对中国而言是一场灾难。”


图为陕西省长安区秦岭北麓七十二峪之一的天子峪,山、城、人共融景象。杜旭涛摄

       城——

       “山”、“城”相融 改变生活

       小杜是西安某网络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闲暇之余最喜欢和一帮“驴友”四处骑行。最近,西安市秦岭办公室重点打造的环山公路太平峪片区7公里景观示范段,成了他们周末结伴骑行的首选之地。

       这7公里环山路规划建设景观示范段位于秦岭户县段,作为秦岭北麓166公里沿山路保护利用的一个范本,示范段主要包括自行车慢行系统、植物景观、沿山路辅道及相应配套系统,前来游玩的市民在“树影、水韵、人趣、石色”的四大片区内,可以充分感受大美秦岭的纯净和自然。“每一次骑行都能看到秦岭的变化,这里的满眼绿景,可以让人彻底忘掉城市的喧嚣,真想在这里有个家。”小杜告诉我们。

       华灯初上,西安城里万家灯火如繁星点点。而站在城里远望南山,一条玉带曲折蜿蜒,“点亮工程”让沿山路这条秦岭的腰带在暗夜中绽放光彩。景观建设的逐步提升,使多人欣赏到了秦岭的夜景,也带动了农家乐的生意。

       让生活“慢”下来,是秦岭休闲旅游打造的亮点。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西安市还将在166公里绿道范围内设置60个驿站,同时打造秦岭特色“生态慢行体验区”,依托秦岭北麓西安段浅山区、沿山路的山麓型绿道系统,打造以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兼具生态恢复、文化教育和美学意义的复合型绿道。如今的秦岭山麓,每逢假日,处处可以看到像小杜这样的骑行爱好者,一路欢声笑语,穿行山间。

       一路向南,穿山而过。便来到秦岭南麓的佛坪县,山城掩映,风景秀美。该县是“大熊猫故乡”和“中国山茱萸之乡”。

       据了解,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共有植物5门180科1603种,但由于佛坪地处秦岭山区深处,山多田少,农业基本条件差,至今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作为中央网信办确定的定点扶贫县,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信办主任鲁炜在佛坪调研时指出,佛坪扶贫要抓有“根”的项目,才能真正见实效,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让有“根”的产业项目开花结果,让更多的群众真正受益。

       守住绿水青山做大“根”产业,换回金山银山。佛坪县正力图让大山里的物产走得出去、走得更远,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帮助群众发家致富。

       目前,佛坪县实行山、水、林、草、田、园、路综合治理,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平方公里,治理区域呈现出“十里长沟茱萸香,小桥流水美山庄”的新农村景象。


秦岭周边环境秀美。长安区委网信办供图

       法——

       为“山”立法 探索长效保护机制

       小智治事,大智立法。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治矿山、拆违建、查乱排、打盗伐……只是治标,如何跳出“边保护边破坏”的怪圈,建立保护秦岭生态的长效机制才是根本所在。

       2013年,全国大城市中首次为一座大山而专门设立的地方法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在此之前,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

       近年来,包括西安、宝鸡、渭南等秦岭沿线6市在规划、投入、监管、治理上更是频频出招。随着条例的贯彻落实,陕西在秦岭保护的法制化道路上不断进行着实践和探索。迄今,针对秦岭生态保护,陕西省已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保护机构,两部专门地方法规,市县两级执法队伍。

       去年底,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各级政府围绕水源地保护、违建别墅拆除、采石开矿整顿、污水垃圾处理等重点,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规违法行为。

       本网从检查组报告中了解到,陕西省秦岭6市从体制设置、法规执行等多方面探索出很多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西安市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制定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宝鸡市把秦岭保护任务分解到涉及的20个市级部门及7个区县,落实了监管责任;渭南市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常委会研究秦岭北麓采石综合整治工作,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处罚,坚决取缔;商洛市每年与所属区县政府签订秦岭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实行量化管理、年终考核、奖惩兑现。

       此外,省市逐年加大秦岭保护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治理效果显著。其中,渭南市关停了14家非法采石企业;安康市先后关停了80度户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西安市对202栋违法建筑中的145栋进行拆除,对秦岭北麓违法建筑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205人。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陕西省在秦岭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规划、执法、资金等新问题,秦岭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说,要坚持保护为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对国家和子孙后代负责。要按照“多规合一”原则统筹编制相关规划,系统实施交通、水利、产业和移民搬迁、美丽乡村、退耕还林等项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加大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力度,疏堵结合,依法治理,从严控制矿山开采,坚决遏制违规开山采石、乱批乱建现象。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省级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落实市县政府特别是县级的主体责任,把保护秦岭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从古至今,秦岭既是我国的地理标识,又是精神标识。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上,陕西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从地图上看,秦岭只是一条绿色的线条,但走入其中,方知其大。走进6月的秦岭,山谷幽静,流水潺潺,树木苍翠,山花遍野。(来源:人民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