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岭网]

搜索

在秦岭中搜寻美 北派山水中又一传薪者马继忠

2017-7-21 23:28| 发布者: dmqlw| 查看: 794| 评论: 0|来自: 凤凰网陕西

摘要: 1969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本科,之后便一头扎进秦岭太白山十三载,与山民一起摸爬滚打,铸就了山民一样的淳朴情怀。爬高山,走激流,熟谙大自然之生机;师造化,读典籍,深悟中国文化之精髓。


画家 马继忠

      马继忠字山人,笔名鲁丘, 1941年生于山东肥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西安文史馆馆员,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密体画工作室导师,兰台艺拍签约画家。

      1969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本科,之后便一头扎进秦岭太白山十三载,与山民一起摸爬滚打,铸就了山民一样的淳朴情怀。爬高山,走激流,熟谙大自然之生机;师造化,读典籍,深悟中国文化之精髓。上下求索数十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开创了中国当代密体山水画格。如今,这一密体画格影响了一批年轻画家,接踵前行,并活跃在当代画坛。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三山会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举办画展。多幅作品为国内外政府、艺术院校收藏。其中的代表作有和刘文西、亢龙先生合作的《幸福渠》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刊物刊登;《太白春暖》对开印刷,并由新华书店全国发行10万份。《秋恋》入选中国首届山水画展并被国务院收藏;《秦岭苍翠》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出版有传记《魂系太白》及《各家精品---马继忠》、《马继忠白描山水》、《马继忠山水画选》、《马继忠·白云深处有人家卷》、《中国近现代名家---马继忠卷》“大红袍”专辑等多部画集,并被文化部人才中心评为中国山水画十大名家。

      被美术界论家称誉为当代画坛密体山水代表人物,和继黄秋园之后,北派山水重新焕时代风彩的又一传薪者的马继忠,山东人,字山人,笔名鲁丘,1941年生于肥城县红山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文理学院教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之西安文史馆馆员、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等。

      当年马继忠作为新时期密体山水画格的探索者,仍然有过其逐步成长的漫漫之路。比如,其早年在大山深处所作之《太白春暖》、《千山万木载如流》、《山峡彩虹》,在当年美术作品出版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受到美术出版界的青睐而予选刊出版。其中《太白春暖》,竟以罕见的对开之大尺幅,印制拾万份,由新华书店对外公开发行……在当时,这对于任何一个画家来说,都是很难得的大事。而马继忠在高兴之余,面对其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思考,却自觉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马继忠认为:“与其把我已出版的山水画叫做中国山水画,不如叫做西洋风景写生画……”此时的画家,体悟到:“一个真正的山水画家学会‘爬’自然的山,仅仅是‘师造化’,仅仅‘爬’了一半的山。欲想在山水画领域有大的出息,还得汗流夹背的‘爬’许许多多的历史上的山、文化上的山、传统上的山……”从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当年在画坛上少为人知之画家的修养和境界;同时,还可以看到这位曾在大山深处埋头修炼的画家,并没在初有小成之后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事实说明,马继忠对待艺术、对待自己的严肃性和自觉性。这在当代画坛抄作之风盛行的背景下,这种在人格、画格上的自觉和自律的艺术精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不多见的。其后,马继忠在上述感悟基础上,创作许多作品在海内外成功展出并受到国内外各界重视和收藏,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从目前尚能见到的,马继忠先后创绘的一系列不同尺幅的密体山水作品来看,如其以《洪荒图》、《秦山巍峨巴水长》、《秦山连天高农事日日好》、《故土》等为代表的系列作品;和以《太白冬雪》、《银花芳菲炊烟直》、《雪漫封山》等为代表的雪景系列作品,以及《锁居》、《雪夜》等小品和诸多白描系列作品等等,大体上可以看出这位已至古稀之年的山水画家作品的概貌。

      他是如何看待故乡和爱情呢?

      马继忠出生在山东省肥城县松柏乡红山村一个非常小的山村里边,非常贫瘠,刚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的烽火到处燃烧,又是那样贫穷的山村,所以父亲给我起名字叫得胜,我父亲很关心国家的存亡,自小就出生在穷苦的这种社会国家的灾难中,你不关心国家的穷的东西,它就要关心你,你离不开啊,鲁迅说过一句话“拔着头发离开这个社会”,所以你就深深的陷在那个苦难的中国,自小可以说是泪水把我泡大的。我和故乡是血肉相连。


      大概十岁举家迁到西安来的。山东解放的早,全家是支援大西北随着姐夫抗日老八路过来的。后来小学初中大学一直在西安,陕西这块沃土又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当他的画展在北京成功举办以后,当时王西京说:“你应该把你的画带回故乡,给家乡父老做一个汇报。”真正养育我的文化还是黄土这块文化,所以我的第二故乡就和出生我的故乡对我是一样的,真正影响我最大的还是长安这块土地,所以我的画还属于长安精神。


      如果我们认可绘画(包括写实具像绘画)存在的价值,那么对马继忠的既忠实于自然又有强烈个性风格的白描山水肯定是赞赏和佩服的。他作品中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吸引和征服着我们。我们在他一幅幅看似随意但却匠心独运的画面上,看到了一位艺术家的真诚、执着,对大自然的无比虔诚和热爱,对创造境界顽强的探索与追求,对民族艺术格调和趣味的深切领会和体悟;当然还看到他对绘画“手艺”的迷恋和自豪。我一直以为,好画创造的境界往往使人向往,好画的构思和技巧往往使人“手痒”,也想跟着去画几笔。马继忠的白描山水中的情景让我们神游其中,乐而忘返;他精湛的手艺和技巧让我们感受到美感,也体会到一种精神,还迫使我们思考;在这高科技的时代,当我们在赞美科学技术创造奇迹的同时,是不是还要关注和重视人的创造的另一面直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的本性的手工技巧。需知人类依靠手工技巧创造过无数奇迹,也将会创造新的无数奇迹。诚然绘画是艺术的一种,不等同于一般手艺,它是含有精神内容的手工劳动,但是它须臾离不开手工。艺术家如果鄙弃手工,沉湎于观念的游戏之中,艺术创造是会蜕化、变质的。马继忠是一位有思考、有精神追求的“手艺人”。马继忠的这本白描山水集收录的是他近几年的新作,和十多年前我们看到的他相比,他有不变的一面,也有悄悄变化的一面。他仍在树茂草盛的秦岭中搜寻美,这一点没有变;但他更成熟、更老练、更自信了,他的艺术风格也更个性化,作品也更真实、生动了。我相信,这本画集定会在读者中引起积极的反应,得到他们的喜爱。 作者 刘红昌、董玉龙、兰台艺拍综合整理。(来源:凤凰网陕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