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岭网]

搜索

秦岭发现明代石塔 塔身刻有玄奘取经图(附图片)

2017-5-28 10:49| 发布者: dmqlw| 查看: 866| 评论: 0|来自: 华商报 

摘要:   陕西省文保部门日前在秦岭腹地镇安县发现一处始建于元代密宗寺院——毗卢寺遗址,根据发掘石刻记载,考古人员推断寺院范围约数公里,其中,发掘的修建明代弘治六年的四边石塔为全省首次发现。
  陕西省文保部门日前在秦岭腹地镇安县发现一处始建于元代密宗寺院——毗卢寺遗址,根据发掘石刻记载,考古人员推断寺院范围约数公里,其中,发掘的修建明代弘治六年的四边石塔为全省首次发现。


  发掘

  毗卢寺遗址约有数公里

  遗址内四边形石塔较为罕见

  毗卢寺遗址位于镇安县茅坪镇五星村一处半山腰,石塔、厢房面朝南,四周环山相对偏僻。遗址曾在60年代遭到破坏,村民将石塔用来垒砌石坎,90年代遗址还曾被盗,当地文保部门在普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后又发现了石塔塔基,2016年当地组织文保专家开始发掘。


  3月24日,据考古人员介绍,根据石刻记载,寺院建于元末明初,石塔为明代所建,遗址内原来建有前殿、院落、东西厢房等,现存的大殿为清代,发掘的过程中还发现了石灯、石台阶等。“遗址的特点非常典型,属于秦岭山区四合院形式的建制,从厢房现有基础来看,一处厢房是作为当时佛像存放的地方,另外一个地方可能是当时僧人活动的地方。”考古人员说,根据目前发掘情况推断,毗卢寺只是其中一个寺院,不排除周围有其他寺院,整个遗址约有数公里。


  惊奇

  石塔残件刻有玄奘取经图

  孙悟空和牛魔王打斗场景

  考古发现四边形的石塔塔基,边长4.7米,这座石塔在上世纪60年代遭到拆毁,散落的残件被村民用来垒砌田坎。从收回的残件中考古人员发现,部分残件上刻有玄奘取经图和各式佛像。根据石刻残件上的部分文字记载判断,这座石塔修建于明代弘治六年,也就是1493年,纹饰由富平匠人刻画,塔高8米左右。


  “最特别之处是石塔构造为四边形,而明代塔多为六边形或八边形,四边形的石塔非常罕见,为全省目前发现唯一一个四边形石塔。”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毗卢寺遗址考古队队长刘呆运说,石塔构件雕刻有玄奘取经图,讲述了玄奘取经的故事,“这幅画面表现的是玄奘取经回来之后的一个场景,这边有孙悟空,沙僧,然后有一匹白马驼的经,有专门的人员把经从马上取下来,然后放到这个台子上:这幅画面是伏妖降魔图,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打斗场景栩栩如生。”


  保护

  毗卢寺遗址曾遭焚毁

  石塔有望年底修复亮相

  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当时这个寺院有数百名僧人活动,大约在明末时期,寺院遭到焚毁,僧人被赶走,考古人员发掘进一步证实了遗址确有焚毁迹象。到了清代又复建了大殿,之后又遭毁坏,到了民国又进行了再次复建,至今还保存有现状。遗址所在地,在清代有回民迁居于此,或因宗教信仰不同,可能遭到人为破坏,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考古人员介绍,毗卢寺遗址地处偏僻,为密宗寺院,为陕西富平工人修建,90年代这里才通车,可见当时修建时破费力气。通过遗留的文字发现,石塔为当时其他寺院主持长老捐建。“这处遗址的发现,对研究秦岭山区寺院结构以及明清宗教兴衰有重要意义。”


  3月24日,镇安县博物馆馆长李广表示,镇安县政府非常重视遗址保护,已经投资60多万元,对遗址进行发掘和保护,目前,石塔的400多块残件已经收集,考古人员正在对石塔进行拼接复原,预计修复需要数月,年底复原后有望在镇安金台山广场亮相。(来源:华商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